服务热线:15574879675

盐碱荒滩也是金山银山 ——山东东营市创新治理方式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观察

时间:2024-06-03 09:07:07 点击:0

来源: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志华 吕兵兵 赵炜

 在山东省东营市,“一棵树”不仅仅是一棵树,还是一处地标。沿着315省道,从孤岛镇政府向东约15公里,可以看见一块刻有“一棵树”字样的石碑,20世纪60年代,胜利油田初建时在此设立指挥部,周边白茫茫的盐碱滩上寸草不生,只有孤零零的一棵细柳作参照,该地因此得名。

  作为退海之地,位于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努力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重要创新领域取得突破,将科研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如何让贫瘠闲置的“盐碱荒滩”变身具有产出效益的“金山银山”?

  东营市委书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以下简称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书记杨国强表示,近年来,东营市牢记“国之大者”、强化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开展盐碱地治理和开发利用,探索形成了一批适用的盐碱地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正聚力打造国家盐碱地农业创新高地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示范样板,为端牢中国饭碗持续贡献东营力量。

  

  搭台引智,加速汇聚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国家科技力量

  “立春之后,各育种单位都会来这里察看自家小麦的长势,看看它们‘进修’得咋样,能否刷新‘高产纪录’。”王菊英是黄三角农高区的工作人员,近些年,她见证了黄三角农高区的变化:育种团队由38支增加到51支,高光谱检测系统、核酸提取纯化仪等高端设备加速配置,人才和技术都有了大的提升。

  作为唯一以盐碱地为特色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近年来,黄三角农高区以建设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为牵引,牵头搭建起“1+3+16+N”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聚焦科技创新平台搭建和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探索核心关键和前沿引领性技术协同攻关机制,为打响盐碱地综合利用“大兵团会战”做足力量储备。

  为吸引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人才,东营市、黄三角农高区持续优化人才资源要素配置,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各级人才引进。截至2023年末,引进各类科研团队108个、聚集高层次科技人才1098人,走出一条人才引领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盐碱地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齐黄34’是我院选育的一款具有高产、耐旱、耐盐碱等特点的大豆品种,创下了302.6公斤的全国盐碱地大豆单产纪录,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地区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付兆昌2016年来到黄三角农高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东营基地工作,常年在田间奔波,皮肤晒得黝黑。2019年,为了腾出更多精力投入科研管理工作,他把家人也接到了东营。

  类似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盐碱地扎根结果的研究团队并非个例。目前,黄三角农高区汇聚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48家院所高校,建成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耐盐碱植物育种加速器、盐碱地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起“种质资源保存评价-实验室分子设计育种-人工模拟环境育种加速-田间耐盐梯度鉴定-良种试验示范”一体化的育种创新体系,逐渐突破耐盐碱作物新品种育种难、周期长、制种产量低等瓶颈。

  得益于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在黄三角盐碱地加速显现:“科豆35”大豆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稳定在270公斤以上;耐盐水稻“鲁盐稻69”亩产达498.17公斤;“济麦60”在3.65‰盐碱地平均亩产497.1公斤,创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不断涌现的耐盐碱作物新品种,为向盐碱地要粮要油贡献着力量。

  

  系统集成,探索“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的“双适应”模式

  走进垦利区3000亩全梯度耐盐碱作物种质创新利用基地,田垄交错间冬播油菜菜荚翻着浅黄色的波浪,宛如一幅油画;春播油菜长势良好,个头敦实、茎秆挺拔。“我们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团队合作,联合开展优质油菜种质资源筛选工作,找到具备性状稳定、耐盐碱等特性的品种拿到基地试种。”项目建设方、东营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杨百战介绍,基地内土壤含盐量1‰~20‰不等,是全梯度盐碱地。利用这一综合实验平台,垦利区精准发力,推动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作物适应盐碱地转变。

  约60公里外的利津县北宋镇,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项目作业现场尘土飞扬,工人正对项目区内1868亩盐碱地进行深翻,同时开挖疏浚斗沟、埋布排盐暗管,待施工完成后通过灌溉或降水带走盐分,可有效改良土壤。利津县副县长张光军介绍,滨海盐碱地改良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洗盐排盐,早在20世纪90年代,本地农民即探索出“挖土为塘、堆土成台,塘内养鱼、台上耕作”的“上农下渔”模式,大大降低了土壤盐碱化程度。新探索的暗管排盐方式,具有见效较快、土地利用率高、可长期使用等优点,在试点验证后有望进一步推广。

  百虑一致,殊途同归。实际上,坚持“以种适地”同“以地适种”相结合,综合运用工程化治理措施和土壤、耕作、水利、品种等技术向盐碱地要效益,正是东营市盐碱地综合利用的“良方”。

  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共建的盐碱地农业示范园,是东营市系统集成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的代表。该园区以“盐碱地耐盐牧草种植-健康畜禽养殖-生物有机肥生产-盐碱地改良和肥力提升-高产高效种植”为链条,构建起盐碱地“草-牧-园”生态循环现代农业模式,促进盐碱地由传统“高耗低效”开发向“高效高质高值”利用转换。

  典型示范引领,带动盐碱地产能提升走向深广。目前,东营市牢固树立“大食物观”,针对轻、中、重度不同类型盐碱地,因地制宜打造“粮油饲协调、农牧渔结合”的开发利用模式,全市盐碱耕地占比由20世纪80年代建市之初的80%降至60%,近10年间近百万亩盐碱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全市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逐渐实现盐碱荒滩向农场、牧场、渔场的转变。

  

  融合拓展,培育黄河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让盐碱地“生金产银”

  入夏,大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陆续上市。在广饶县陈官镇群海家庭农场的温室大棚里,刚刚捕捞上来的南美白对虾活蹦乱跳、色泽鲜亮,很受客商青睐。负责人张海群介绍,农场现有坑塘80亩,将黄河二级提水和地下卤水进行勾兑后用作养殖用水,通过配备养殖设备,虾苗生长周期缩短,实现了北方天然池塘养殖对虾一年两茬。依托特有的盐碱地优势,利用废旧坑塘发展水产养殖已成为广饶县富民增收项目。

  以盐碱地养殖海虾、黄河口大闸蟹等为代表的特色渔业,是东营市特色农业产业之一。近年来,东营市立足“沿黄沿海”资源优势,深挖“盐碱地生产、弱碱性特色”独特品质,培育出一批经济效益高、辐射带动广的盐碱地特色产业。

  如利津县盐窝镇,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不利于开展种植业,却为肉羊养殖提供了弱碱性水、高营养牧草等天然优势,经过多年发展,当地形成了年出栏量350万只、年交易额67亿元、带动从业群众3.2万人的黄河口滩羊规模化产业;又如垦利区黄河口大米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引进龙头企业与种植户建立稳定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开展技术指导、发展订单农业,促进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时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标准化种植、社会化服务、稻谷加工、品牌化销售、农旅观光的有机结合。

  盐碱地综合利用,产业化是出路。当前,东营市以融合发展理念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构建以“大生态、大牧场、大产业、大基地”为特征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涌现出澳亚、通威、中朗、万得福等一批工厂化设施农业龙头企业,初步形成生态畜牧、特色水产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和五十亿级盐碱地特色大豆产业集群,培育省级以上知名农产品品牌35个,黄河口大闸蟹、黄河口大米品牌价值分别达31.93亿元、11.57亿元。

  黄河九曲东入海,水漫之地有丰色。东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英明表示,接下来,东营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提升盐碱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培育盐碱地特色种业、生态草牧业、健康功能食品等新兴产业,持续提升“黄河口农品·盐碱地特产”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着力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盐碱地特色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内容及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产品推荐】